久久亚洲欧美综合激情一区_久久综合香蕉久久久久久久_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_精品水蜜桃久久久久久久

安徽鳳臺:傳承紅色基因 共享文化之果

2021年06月01日15:39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日前,在安徽省鳳臺縣鳳凰文化廣場,花鼓燈舞蹈《車輪滾滾》,博得市民陣陣掌聲。

《車輪滾滾》是鳳臺縣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最新自編自導自演的花鼓燈群舞,以舞蹈的表現形式,重現了戰(zhàn)火硝煙的歲月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軍民團結一家親,奮力抗爭并取得最終勝利的偉大壯舉。這是鳳臺縣用活“非遺”文化,講好黨史故事的特色做法之一。

鳳臺縣是全國花鼓燈藝術之鄉(xiāng),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鳳臺花鼓燈和推劇、淮河大鼓等多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黨史學習教育之初,鳳臺縣就組織文藝小分隊,深入基層挖潛,查尋史料研討,將紅色元素融入“非遺”文化節(jié)目創(chuàng)作中,依托典型的黨史故事和地方紅色資源,寫好劇本,講好故事,演好劇目。

在兩個多月的時間里,花鼓燈舞蹈《鼓舞春風》《黃河》《晨光》、淮河大鼓《書記認錯》、推劇小戲《永恒之光》等一批紅色“非遺”劇目火熱出爐,搬上舞臺,搬進社區(qū)廣場、街頭和村頭,進行巡演和展演。如花鼓燈群舞《鼓舞春風》,以時代之鼓,舞動時代之春風,展現了一代代淮河兒女,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艱苦奮斗、過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故事;推劇《永恒之光》,主要講述了以胡之光為代表人物的鳳臺早起黨組織和共產黨員艱苦卓絕、不畏犧牲開展革命活動的感人故事。

“咚咚咚——咚咚咚——江淮大地秋風爽,鳳臺農民耕種忙。故事發(fā)生在七七年,聽我慢慢說其詳……”在鳳臺縣黨史學習教育紅色文化廣場,一人一鼓一板,省級“非遺”淮河大鼓傳承人彭晚學和大鼓書藝人岳仁宣大鼓一敲一開口,立即贏得圍觀的群眾滿堂彩。“《書記認錯》主要講述了我們焦裕祿式的老縣委書記郭新吉聽民聲、解民愿,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為民辦實事的一段佳話,通過身邊的典型,教育和感化廣大黨員干部!兵P臺縣文聯主席王安超說。

一直以來,鳳臺縣都把“非遺”文化資源作為最響亮的“文化名片”來打造,不斷對花鼓燈、推劇、淮河大鼓等劇目及表演形式進行豐富和創(chuàng)新,讓傳統(tǒng)文化跟上新時代的步伐,更加貼近群眾的生活。78歲的張士根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從事花鼓燈藝術表演已有65個年頭,張士根說,歷代鳳臺花鼓燈傳承人都在不偏離傳統(tǒng)的基礎上去不遺余力地推陳出新、創(chuàng)作精品,讓花鼓燈這一古老藝術綻放出新色彩,更具時代特色和多樣性,比如近兩年創(chuàng)作的《蘭花嫂》《八月桂花》等幾個具有鮮明時代感的花鼓燈劇目,不僅多次獲得國家級專業(yè)大賽大獎,還被搬上了央視熒屏,受到了專家和觀眾的高度好評。

在做好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同時,鳳臺縣堅持讓“非遺”文化走入千家萬戶,讓人民群眾在非遺體驗中共同參與非遺保護、共享保護成果,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在鳳臺縣,一年四季,無論是在公園、廣場,還是在村頭、路口,花鼓燈、推劇、淮河大股的鑼鼓聲常常不絕于耳,特別是花鼓燈成為了最受歡迎的廣場舞舞種,在人民群眾心中扎下了根。在鳳臺縣乃至淮南市,花鼓燈、推劇都是大型晚會的必備演出項目。在鳳臺各個村級文化中心,花鼓燈、推劇表演更是舞臺上的主力軍。

特別是今年黨史學習教育啟動后,鳳臺縣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精心組織,充分發(fā)揮好“非遺”文化影響,積極占領文化陣地。通過匯報演出、巡演、送文化下鄉(xiāng)、廣場演出和進校園等形式,弘揚革命傳統(tǒng),傳播優(yōu)秀文化。鳳臺縣推劇團演員王克影告訴筆者,在“送戲進萬村”活動期間,平均每天要跑兩個村演出兩場,雖然辛苦,但老百姓喜歡,就值得。

據統(tǒng)計,自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鳳臺縣已組織送紅色“非遺”文化下鄉(xiāng)演出達140余場次,進一步地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黨史故事和紅色記憶深深地植根于群眾中間。(郝秀杰 徐艷友) 

(責編:劉穎、張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