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記② | 讓種糧大戶“聚指成拳”

到了農閑時節(jié),太和縣種糧大戶協會的籌備工作,終于又擺上了日程。11月18日一大早,作為牽頭人的徐淙祥,帶著負責籌備工作的韓振中、徐旭東,到銀行和民政局辦理相關業(yè)務。
成立種糧大戶協會,是阜陽市、太和縣的一項創(chuàng)新工作,目的是想更好發(fā)揮種糧大戶作用,帶動廣大小農戶多種糧、種好糧,一起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
太和縣農業(yè)農村局統計數字顯示,該縣種植小麥5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有2800多戶,土地適度規(guī)模經營面積58.7萬畝,其中,300畝以上的近400戶,集中連片種植面積37.5萬畝,占全縣耕地總面積的32%。
“種糧大戶在規(guī)模經營上有示范引領作用,最近這幾年,數量越來越多,但以前都是各自單干,現在成立協會把大家組織起來,通過溝通交流,在各鄉(xiāng)鎮(zhèn)打造百畝攻關田,可以更好地開展科學化種植、科技化管理、標準化生產,推動規(guī)模種植發(fā)展,帶動廣大小農戶多種糧種好糧?!毙熹认檎f。
徐淙祥(左)正在太和縣民政局辦理相關協會成立手續(xù)。陶濤攝
今年8月底,由徐淙祥等9名發(fā)起人代表委托方申請的太和縣種糧大戶協會,名稱經太和縣民政局審查,同意予以預先核準,這意味著,太和縣種糧大戶協會籌備工作正式啟動,可隨后由于農忙和疫情,工作被耽擱了一段時間。
在銀行辦好社會團體的開戶手續(xù),11月18日10時許,徐淙祥三人來到了太和縣民政局,了解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申領事宜。
“材料基本齊全了,就差社會團體法人、負責人的備案表和照片?!毙煨駯|立即拉起微信群,以便盡快搜集資料,把材料整理上傳到安徽省社會組織管理信息系統,爭取以最快的時間拿到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
對于協會,太和縣很多種糧大戶都充滿期待。
王韶山,是太和縣趙集鄉(xiāng)界牌村的種糧大戶,2014年開始流轉土地種植糧食,如今規(guī)模達到1150畝。
“協會的成立,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平臺,可以相互交流規(guī)模種植、科學種植的經驗,也為我們以后抱團發(fā)展打下了基礎,比如一起采購農資、農機,可以爭取到更優(yōu)惠的價格?!蓖跎厣浇榻B,種糧大戶們通過利益聯結機制抱成一團,可以不斷提高糧食生產組織化、專業(yè)化水平,更好帶動廣大小農戶一起干、一起賺。
相關新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