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技術能手、從事棉紡織技術研發(fā)20多年的纖維檢驗員馬曉飛——
細察毫末 提升性能(工匠絕活)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25日 第 06 版)
【絕活看點】
安徽吉祥三寶高科紡織有限公司纖維檢驗員馬曉飛,從事棉紡織技術研發(fā)20多年,先后在紡織加工技術、化學纖維創(chuàng)新應用、新型結構和功能紡織材料等領域取得授權專利上百項,參與研發(fā)了棉紡織行業(yè)多個關鍵領域的重要產品。曾獲全國技術能手、安徽省技術領軍人才等榮譽。
安徽省阜陽市界首市,吉祥三寶高科紡織有限公司的廠房里,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各種機器高速運轉,工人在生產線上來回穿梭……不同的材料被放入機器,自動打包、混合、稱重、配比后,進行高溫處理,再經過冷卻,就形成了一層層的絮片。
此時,纖維檢驗員馬曉飛(見圖,劉職偉攝)扯下一塊絮片,放在手里拉伸、揉搓,把一根根纖維放在眼前仔細查看:“這批樣品的檢驗結果出來后,先和上一批樣品的檢驗結果作比對,晚一點我再來做深度分析?!倍⒘撕靡粫?,馬曉飛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扭過頭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
雖然已走上管理崗位,但馬曉飛的主要精力始終瞄準在技術研發(fā)上,常常奔波于生產線和實驗室之間。“廠房的溫度、濕度,纖維的材質、配比,加工時的溫度、時長……任何一個因素差之毫厘,都可能使產品最終的性能天差地別?!瘪R曉飛說,“我們只能根據理論原理和過往經驗,不斷嘗試調整?!?/p>
2001年,馬曉飛剛入職時,公司還是一家成立僅兩年多的傳統(tǒng)棉紡織企業(yè)。作為廠里第一個大學生,他主動承擔起與高校研發(fā)項目的對接工作,“因為缺乏專業(yè)知識,聽專家講課經常聽不懂……”馬曉飛回憶,為了能夠迎頭趕上,他充分利用一切時間學習。在馬曉飛辦公室的柜子里,堆放著大大小小幾十本筆記本,上面清楚地記錄著各個產品的工藝、路徑、難點、材料、國內外進展……遇到困難,就主動向專家和師傅們請教,20多年來,馬曉飛從來沒有放松過學習。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舉辦。開幕式的后勤保障人員所穿防寒服的填充物,就是馬曉飛主持研發(fā)的仿鵝絨結構高保暖絮片,這項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更是打破了外國的技術壟斷。
“鵝絨雖然保暖效果好,但顯臃腫、有異味、易跑絨。”馬曉飛說,“我們的產品采用特殊的差別化纖維形成復合網絡結構,簡單來說,就是使用兩種不同熔點的纖維,當溫度升高,熔點低的纖維熔化,自動變成黏合劑,與熔點高的纖維互相粘連,能提升衣物的保暖效果?!?/p>
2019年,仿鵝絨結構高保暖絮片研發(fā)生產項目被列入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科技冬奧”重點專項,馬曉飛就著手開始了新產品研發(fā)?!斑@是東華大學俞建勇院士團隊研發(fā)的一種新型紡織材料,大家前前后后做了兩年,試驗失敗了幾百次?!瘪R曉飛說。
生產已經研發(fā)成功的材料,為什么還困難重重?“科研人員在極端條件下完成一個小的樣品制作,就能證明技術路徑可行,這是‘從0到1’?!瘪R曉飛說,“從生產端來說,我們要做的,是將技術簡單化、工藝流程化,同時確保大批量生產產品的質量穩(wěn)定,還要考慮節(jié)約成本。所以,需要對技術工藝不斷進行調整和優(yōu)化,從而方便、快捷、穩(wěn)定地實現(xiàn)工藝復刻,這是‘從1到100’。”
之后,馬曉飛又抓起一把仿鵝絨絮片,進一步解釋說,“現(xiàn)在,我們在工藝和技術上又有了新的提升,各項性能指標比之前的產品更好,更輕更薄更保暖、更親膚更舒適?!?/p>
由于技術精湛、業(yè)績成果突出,馬曉飛曾先后獲得全國技術能手、安徽省江淮杰出工匠、安徽省技術領軍人才等榮譽,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但是馬曉飛自己常說,“真正了不起的是科學家,我的工作其實很平凡,累點苦點,但值得?!?/p>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