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這個年 “橙”意十足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對安徽省蕪湖市弋江區(qū)火龍街道新聯(lián)村的潘家銀來說,蘇東坡筆下的這句詩最為應景——辛苦了兩年的大棚橙子迎來豐收。
自從去年10月開摘以來,游客絡繹不絕,熱鬧的不僅是大棚里滿眼的橙黃葉綠,還有老潘自己的朋友圈。
剛打上照面,老潘二話不說,就招呼記者先嘗為快,剝開一顆黃澄澄的橙子,果香四溢,瓤瓣入口,頓覺心情舒暢。
黃澄澄、沉甸甸的果凍橙掛滿枝頭。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老潘種橙,說是偶然,也帶著必然。曾經他從事建筑行業(yè),天天和工地打交道,每每聊起此事,總被調侃道,“以前是戴著安全帽,現(xiàn)在是頂著破草帽?!?/p>
“雖然春節(jié)假期結束,但買橙子的不見少,好多都是裝禮盒直接帶走,忙著都帶勁?!崩吓苏f,看著滿樹的橙子,就是一個喜慶。
老潘跨界,還得從兩年前講起。身為土生土長的新聯(lián)村人,眼瞅著家門口的地閑置了可惜,總想著能夠做些什么,把地給盤活起來。
適逢村里通過成立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探索發(fā)展村集體經濟,身為新聯(lián)村黨委書記的曹登澤便找到老潘,兩人一合計,想法不謀而合:蓋大棚、興產業(yè)。
采收果凍橙。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就這樣,利用爭取來的50萬元鄉(xiāng)村振興銜接資金,新建6.2畝特色種植大棚。棚建起來了,種什么?讓曹登澤和老潘沒少費心思。
“起初也想過種石斛,可周期長,而且技術是短板;種蔬菜,攏共就幾畝棚,見效慢,所以遲遲沒有啟動?!北揪陀猩忸^腦的老潘直言,要選好品種,不然性價比上不來,帶動效果也不明顯。
2023年,去浙江考察回來后,兩人一拍即合,種“紅美人”愛媛28果凍橙?!斑@個品種口感佳、市場好,而且有對方技術做支撐,就解決了我們的大難題。”曹登澤說。
當年,老潘就從浙江象山采購了1000多棵三年半樹齡的果凍橙樹苗,隨即便栽進了大棚,新聯(lián)村的新農優(yōu)品特色種植蔬果園項目,在村里扎下了根。
游客采收樂悠悠。人民網記者 陶濤攝
經過一年多的悉心呵護,“紅美人”在新聯(lián)村開花結果,結出了香氣濃郁、汁水豐富的橙子。這讓老潘如獲至寶、興奮不已,來了客人就將橙子拿出來“顯擺”。
“去年10月迎來頭茬采摘,雖然產量不高,但也算豐收?!崩吓诵睦镉袛担麅龀仁a期在五年后,屆時,畝均產量可達7000斤。按目前的行情,一畝效益能有7萬元,六畝大棚算下來,就是40來萬。
這么一算,一下子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關鍵是村集體收入有了保障。曹登澤盤了一筆賬,“頭五年,大棚租金3.3萬元/年,五年后,橙子銷售的10%給到村集體,等到了豐產期,村集體就迎來了增收期?!?/p>
昔日閑置荒地,今朝橙滿枝頭。老潘告訴記者,看好果凍橙的增收前景,待這一茬收上來之后,緊接著就是全面施肥,為來年掛果打下基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