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亚洲欧美综合激情一区_久久综合香蕉久久久久久久_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_精品水蜜桃久久久久久久

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地市新聞>>淮北

淮北市:為群眾創(chuàng)造高品質生活

2024年01月05日10:58 | 來源:安徽文明網
小字號

訪談嘉賓

鄭 亮:淮北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淮北市文明辦主任

主 持 人

徐 丹:安徽文明網主持人

近年來,淮北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工作主要做法有:統(tǒng)籌謀劃“一盤棋”。將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作為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總抓手,每三年出臺一套行動方案,每年開展一批專項整治行動,辦好百件民生實事,添彩城市文明,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雙豐收”。責任落實“一竿子”。出臺《淮北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淮北市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常態(tài)長效考核辦法》等,堅持周考月評、季度點評、暗訪曝光、交辦整改、跟蹤問效等,推動常態(tài)長效發(fā)展。全民參與“一張網”。全域推進部門聯動、地企聯動,市、區(qū)縣、街鎮(zhèn)、村居四級聯動。6300余支志愿服務隊伍、42萬名志愿者活躍在創(chuàng)建一線,帶動90萬市民踴躍參與。

淮北始終把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作為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工程”,變文明城市建設的“責任清單”為人民群眾的“幸福清單”,用人民群眾的“點贊量”檢驗文明創(chuàng)建的“含金量”。突出問題導向。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聚焦痛點、難點問題10.3萬余個,持續(xù)開展老舊小區(qū)、背街小巷、重點區(qū)域環(huán)境衛(wèi)生等專項整治提升行動。實施環(huán)衛(wèi)一體化,主次道路機掃率、灑水率達到100%。推進智慧城管、智慧城建、智慧交通等20多項智慧項目建設,開展“三線三邊”“兩高一場”環(huán)境綜合整治680余次。在城市出入口、主干道、公園廣場等建設公益小品230多處,實現城市“顏值”“氣質”雙提升。突出生態(tài)導向。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強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綜合治理,采煤沉陷區(qū)生態(tài)綜合治理工程獲評“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建成29.6平方公里海綿城市,入選全國首批國家級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城市,“煤美與共、湖上淮北”的城市風貌愈發(fā)靈動。突出民生導向。今年以來,淮北市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達85.2%,老年助餐、安心托幼、便民停車等10項暖民心行動年度目標任務超額完成。投資新建20處小而精、美而優(yōu)的“口袋公園”、城市會客廳,打造了居民“推窗見綠、出門進園”“三季有花、四季有詩”的景觀格局,配置了健身器材、文化宣傳長廊等設施,成為市民凝聚思想共識、提升文明素養(yǎng)的重要陣地。

淮北市始終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頭等工程和靈魂工程來抓,持續(xù)擦亮“好人之城”品牌。截至目前,涌現出13023名各級各類好人模范,其中,176人榮登“中國好人榜”,形成了“中國好人安徽多、安徽好人淮北多”的好人文化現象。厚植好人成長沃土。立足二十四孝“拾葚異器”“蘆衣順母”故事發(fā)生地的人文基礎、小推車參戰(zhàn)支前淮海戰(zhàn)役勝利的紅色基因、建市63年孕育形成“燃燒自己、溫暖他人”的煤城品格等優(yōu)勢,先后搭建“十萬黨員做先鋒、同創(chuàng)共建文明城”“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好人進校園、道德進課堂”等主題活動載體,使公民道德建設日?;?、生活化、具體化。營造好人輩出氣候。建立“六推薦、五評選”工作機制,重點依托“家庭居民、單位職工、群團系統(tǒng)、學校師生、主流媒體、網絡民眾”六個主渠道,推行“樓道(村組)、社區(qū)(村)、街道(鎮(zhèn))、縣(區(qū))和市”五級評選,扎實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構建點線面結合的推選網絡。塑造好人淮北景象。出臺《淮北市禮遇和幫扶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實施意見》,每年拿出100萬元資金,用于幫扶困難好人和道德模范。每年為省級以上道德模范、“中國好人”免費體檢。構建“市有好人館、縣區(qū)有好人廣場、街道鄉(xiāng)鎮(zhèn)有好人榜、社區(qū)村組有好人之家”的“四有”宣傳矩陣?;幢焙萌损^自開館以來,已接待參觀人群達10.6萬人次。

近年來,淮北按照“平臺共建、資源共享、品牌共塑”的思路,推動資源要素集約集聚、高效利用,全力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畫好共建“同心圓”。堅持群眾在哪里,新時代文明實踐就建設在哪里。目前,全市建成文明實踐中心6個、實踐所35個、實踐站438個,率先在全省實現全覆蓋。在國網供電公司、工人文化宮、淮礦集團等大型國有和民營企業(yè)、“兩新組織”等,設立860多個文明實踐點,把文明實踐“觸角”延伸到各行各業(yè)。凝聚共治“向心力”。堅持以有效的制度機制來保障文明實踐建設,將其納入縣(區(qū))綜合考核、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落實情況巡察和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測評等。建立“人才、設備、志愿服務”三大資源庫,通過舉辦文明實踐推進會、志愿服務培訓會等,提升全市文明實踐標準化、規(guī)范化、星級化建設水平。結出共享“幸福果”。堅持“群眾吹哨、志愿報到”。大力吸納科技能人、先進人物、農村鄉(xiāng)賢等人才資源,形成以黨員干部帶頭,基層群眾為主體、專業(yè)隊伍與群眾隊伍相結合的志愿服務網絡,在養(yǎng)老、育幼、幫困以及疫情防控、搶險救災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面前,扎實開展文明實踐活動,服務群眾20.3萬人次。打造各類受歡迎、可持續(xù)、叫得響的品牌項目60多個,累計入選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14個,3項特色工作被中央文明辦宣傳推薦。

文明創(chuàng)建永遠在路上。立足新的起點,淮北將秉承“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統(tǒng)籌推進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chuàng)建。堅持人民至上,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把工作做深做細、做到群眾心坎里;堅持城鄉(xiāng)一體,做到全面、全域、全民、全程創(chuàng)建。既統(tǒng)籌好“一域”和“全局”,又處理好“當前”和“長遠”,既有“顏值”又增“氣質”,既看“高線”又看“底線”,努力在推動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fā)展中為群眾創(chuàng)造高品質生活,為建設“五宜”淮北和現代化美好安徽提供不竭精神動力。

(責編:范曉琳、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